医疗过错侵权诉讼时效怎么起算?
医疗过错侵权诉讼时效的起算问题,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这对于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简单来说,如果过了这个时间,你再去法院起诉,对方要是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你可能就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医疗过错侵权案件中,“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是确定诉讼时效起算点的关键。“知道”是指权利人主观上已经明确知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并且知道具体的侵权人是谁。例如,患者在医院治疗后,医生明确告知其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了损害后果,此时患者就属于“知道”。
“应当知道”则是一种法律上的推定。即使患者实际上可能并不知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但根据一般人的认知能力和客观情况,他应该能够发现权利受损的事实。比如,患者在治疗 后出现了明显的异常症状,这些症状与正常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通过简单的查询或咨询就能意识到可能是医疗过错导致的,那么就可以认定患者“应当知道”。
然而,在实际的医疗纠纷中,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有时候患者可能很难及时确定自己的损害是由医疗过错造成的,或者难以确定具体的侵权医院和医生。比如,有些医疗损害的后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或者需要经过专业的鉴定才能明确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法律也有相应的规定。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此外,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诉讼时效期间会重新计算。
总之,在医疗过错侵权案件中,确定诉讼时效的起算点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患者在怀疑自己遭遇医疗过错时,应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便准确把握诉讼时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债务到期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医疗事故在什么时候会被判刑?
酒驾后如何提前拿回驾驶证?
撞人司机通常会被以什么罪名起诉?
手机号可以多次过户吗?
他克莫司胶囊是否可以医保报销?
没有领证但办过酒席,彩礼钱需要退吗?
最新的涉税犯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取保之后半年没移交检察院该怎么办?
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缺勤工资计算方法的?
交社保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夫妻之间是否有抚养的义务?
如何办理复婚手续流程?
美食做法专利如何申请?
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是否会下达交通事故认定书?
广告公司收钱不给原图是否违法?
医院活动工是否有退休金?
旅途中有哪些防盗常识?
租的商铺经营半年遇到拆迁,租房拆迁是否有停产停业损失?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