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纠纷当事人必须出庭吗?
我卷入了一起继承纠纷案件,法院通知要开庭审理。我因为工作原因在外地,没办法按时赶回去参加庭审。我想知道在继承纠纷里,当事人是不是必须得出庭呢?要是不出庭会有什么后果?
展开


在继承纠纷中,当事人不是必须出庭的。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当事人”这个概念。在法律上,当事人就是和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像继承纠纷里的继承人等就是当事人。对于继承纠纷这类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来代替自己参加诉讼。这就好比你因为某些事不能亲自处理,找个信得过且懂相关事情的人帮你去处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所以当当事人无法出庭时,完全可以通过委托合适的人来代表自己参与诉讼流程,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主张。 不过呢,如果当事人有能力出庭却不出庭,并且没有正当理由,法院是有相应措施的。对于原告来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而对于被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所以,虽然当事人不是必须出庭,但不出庭可能会面临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