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法对虚假诉讼的规定有哪些?
我之前借了朋友一笔钱,已经还清,但朋友却拿着之前的借条去法院起诉我没还钱,我怀疑他这是虚假诉讼。我想了解下,新刑法对虚假诉讼有哪些规定呢,这种情况算虚假诉讼吗,会受到什么处罚?
展开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在新刑法中,对虚假诉讼作出了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这里的“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是指虚构事实,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比如,故意伪造合同、借条等证据,或者隐瞒已经履行义务的事实等。而且“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是入罪的条件。如果虚假诉讼行为没有达到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程度,就不构成此罪。比如,只是简单的虚构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实,没有对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造成明显干扰,也没有给他人带来较大的损失,可能就不构成犯罪,但可能会面临其他的法律制裁。 如果在虚假诉讼过程中,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例如,为了进行虚假诉讼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的,可能会同时触犯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和虚假诉讼罪,这种情况下就要按照处罚较重的罪名来定罪量刑。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虚假诉讼的认定和处理是比较严格的。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方式、造成的后果等,来判断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如果你遇到了可能涉及虚假诉讼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向司法机关反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大家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要参与虚假诉讼等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