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下房子逾期交付的赔付标准是怎样的?


在新规下,房子逾期交付的赔付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司法解释。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如果购房合同中有明确约定逾期交付的赔付标准,那么通常会按照合同约定来执行。这是因为合同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所以,购房合同中关于逾期交付赔付的约定是受法律保护的。 然而,如果购房合同中没有约定逾期交付的赔付标准,那么就需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逾期交付的赔付金额可以参考同地段同类房屋的租金标准来计算。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开发商逾期交付房屋给购房者造成了实际损失,且该损失超过了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赔付标准,购房者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开发商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但购房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实际损失,比如因为逾期交付导致在外租房的费用等。 购房者在遇到房子逾期交付的情况时,应首先查看购房合同中的约定,按照约定来主张自己的权益。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赔付标准。如果与开发商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