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作虚假陈述有什么新规定?
我最近要上法庭打官司,听说现在对于在法庭作虚假陈述有了新规定。我不太清楚这些新规定具体是什么,就怕自己一不小心违规了。想了解下新规定的内容、违反后会面临怎样的后果,好让自己在法庭上能正确陈述事实。
展开


在法律上,法庭作虚假陈述指的是当事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故意向法庭提供与事实不符的陈述内容。这是一种严重干扰司法秩序的行为。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虚假陈述进行了规制。根据新规定,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作虚假陈述的当事人、证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如果虚假陈述的行为影响到了案件的关键事实认定,导致判决结果出现偏差,那么作出虚假陈述的人就可能面临较重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也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行为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的伪造重要证据、作虚假陈述就属于妨碍法院审理案件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在法庭上作虚假陈述,可以及时向法庭指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来反驳。法庭也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一旦认定存在虚假陈述行为,就会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保障诉讼的正常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