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累积带薪缺勤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非累积带薪缺勤,简单来说,就是这种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到下期,员工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员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例如常见的婚假、产假、丧假、病假等,这些假期通常都属于非累积带薪缺勤。 在会计处理方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也就是说,当员工请了非累积带薪缺勤的假期时,企业不需要额外做专门的账务处理来预提这部分缺勤对应的薪酬,而是按照正常出勤情况来核算和发放工资。比如,某员工月工资为5000元,正常出勤天数为22天,日工资约为227.27元(5000÷22)。该员工在本月请了2天病假(非累积带薪缺勤),实际出勤20天,企业依然按照5000元发放工资,不需要因为这2天病假额外扣除工资或者进行特殊的会计核算,因为在计算工资时已经考虑了员工的正常薪酬水平。 从员工权益角度来看,员工享受非累积带薪缺勤是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以病假为例,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这就保障了员工在患病请假期间能有一定的收入来源。 对于企业而言,虽然不需要对非累积带薪缺勤进行复杂的预提处理,但也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来执行。企业要明确各类非累积带薪缺勤的申请流程和审批标准,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避免出现管理漏洞。例如,企业可以规定员工请婚假需要提前一定时间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请病假需要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等。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秩序,又能让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