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最近听说公司里有人可能涉及收受贿赂的事。我不太清楚这方面法律规定,就想了解一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到底怎么判定,达到什么标准会立案,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简单来说,就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向别人索要财物,或者非法收下别人给的财物,还为别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还把这些归自己所有的行为。 根据相关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在六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就应该立案追诉。也就是说,如果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收受贿赂达到六万元及以上,就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它明确规定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等相关行为,在达到相应标准时要受到刑事处罚。这一规定是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单位的管理秩序,防止这些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 此外,即使受贿数额不到六万元,但如果存在因为受贿导致单位利益严重受损、多次受贿等恶劣情节,也可能会依据其他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立案处理,以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和对违法行为的有效打击。 相关概念: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等的犯罪行为。 立案追诉:当犯罪行为达到一定标准,司法机关依法展开刑事侦查等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