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费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我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了伤,现在涉及到营养费赔偿的问题。我不太清楚这个营养费赔偿有没有标准,是怎么确定赔偿金额的,是按照什么依据来算的,想了解下具体的营养费赔偿标准情况。
展开


营养费是指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营养费的赔偿是对受害人身体恢复健康的一种经济支持。 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这为营养费赔偿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确定营养费赔偿标准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是受害人的伤残情况。一般来说,伤残越严重,身体恢复所需的营养就越多,营养费的赔偿金额可能就越高。比如,骨折等较为严重的伤害,受害人需要更多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来促进骨骼愈合,此时营养费赔偿可能相对较高。 其次是医疗机构的意见。医生会根据受害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给出关于是否需要补充营养以及补充何种营养、补充多长时间的建议。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通常会参考医疗机构的意见来确定营养费的赔偿。例如,医生建议受害人每天补充一定量的蛋白粉,并且需要持续补充一段时间,那么这就会作为确定营养费的重要参考。 关于具体的计算方式,实践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标准。有的地方会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的一定比例来计算,比例通常在20% - 40%之间。也有的会根据实际购买营养品的费用,结合医疗机构的建议来确定。比如,受害人购买了专门的营养保健品,有相应的发票,且医生也认可这些营养品对身体恢复有帮助,那么这些费用就可能会被纳入营养费赔偿范围。 在确定营养费赔偿时,受害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比如医疗机构出具的加强营养的证明、购买营养品的发票等。这样在主张赔偿时,才能更有依据。如果双方对营养费赔偿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