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侵犯著作权罪的客观行为表现有哪些?

我写了一本书,已经出版了。最近发现有人未经我许可就用我的书内容做了改编还拿去盈利,我怀疑对方犯了侵犯著作权罪。我想知道侵犯著作权罪在客观方面有哪些行为表现,我遇到的情况属不属于这种犯罪行为呢?
展开 view-more
  • #著作权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下面来详细阐述其客观行为表现。 首先,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这是常见的一种行为表现。这里的“未经许可”,就是没有得到著作权人允许就擅自行动。“复制发行”包括复制、发行或者既复制又发行的行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则是利用网络平台让更多人能接触到作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这种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罪的客观行为之一。 其次,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出版通常是由专门的出版单位与著作权人签订出版合同获得专有出版权,其他人未经出版单位许可出版该图书,就构成了侵权。例如,某出版社拥有一本畅销小说的专有出版权,而另一家出版社私自印刷出版了同一本小说,这就符合侵犯著作权罪的这一行为表现。 再者,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比如,一些人将某知名歌手的演唱会录音未经许可制作成光盘售卖,或者上传到网络供人免费或付费下载,这都是侵犯了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也属于该罪的客观行为。 另外,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这可能是模仿著名画家的风格,然后署上该画家的名字进行售卖,欺骗消费者以获取利益。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利,也扰乱了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 对于侵犯著作权罪,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构成犯罪的重要条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一千张(份)以上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 总之,在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的今天,保护著作权至关重要。了解侵犯著作权罪的客观行为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避免自己陷入违法犯罪的境地。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