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对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哪些规定?
我想了解下以前的法律针对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活动等方面是怎么规定的。我自己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最近涉及一些业务开展,但不清楚老法里有没有相关规定能做参考,就怕违规,所以想详细了解这方面内容。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历程中,早期有不少法律对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行为进行了规范。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规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法律。 这部法律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法律地位。国有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必须在国家所有权框架内行使权利。 从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来看,老法规定设立企业,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务院规定,报请政府或者政府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发给营业执照,企业取得法人资格。企业合并或者分立,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政府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这些规定确保了国有企业的设立和变更等重大事项都在法律规定的程序内进行。 在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方面,企业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物资采购权、产品销售权等多项权利。但同时也有完成指令性计划、保障固定资产的正常维修、改进和更新设备等义务。这体现了国有企业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 此外,老法还对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进行了规定。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目标,为企业提供服务,并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实行管理和监督。这有助于明确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界限,保障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序运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