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证和结婚的顺序是怎样的?
我打算和对象步入婚姻殿堂,可对领证和办婚礼的先后顺序拿不准。不知道先领证还是先办婚礼,这两者顺序不同有啥影响呢?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领证和结婚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层面,领证和结婚的顺序其实有明确的界定。我们先来明确两个概念,“领证”指的是男女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结婚”在大众观念里更多是指举办结婚仪式。 从法律意义上讲,只有进行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才确立了夫妻关系。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这意味着,只有领取了结婚证,男女双方才是法律认可的夫妻,彼此之间才享有夫妻间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相互扶养的义务、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等。 而举办结婚仪式,只是一种民间的习俗和传统,它并不具有法律上确立婚姻关系的效力。即便举办了盛大、热闹的结婚仪式,但如果没有领取结婚证,那么男女双方在法律上仍然不是夫妻关系。 所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领证,再根据双方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举办结婚仪式。先领证能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在财产、债务、子女抚养等诸多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保障。比如在财产方面,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债务方面,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共同偿还等。如果先办婚礼后领证,在这期间产生的一些财产、债务等问题,可能在法律认定和处理上会比较复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