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有主物与非无主物的归属界定是怎样的?

我在生活中捡到了一件东西,不确定它是有主物还是无主物。也不知道不同情况下这个东西的归属该怎么界定。我担心随意处理会引发法律问题,所以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有主物和非无主物的归属界定到底是怎样的。
展开 view-more
  • #物的归属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中,有主物和非无主物的归属界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关系到物品所有权的确定以及相关权益的归属。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有主物和非无主物的概念。有主物是指有明确的所有权人的物品。通俗来讲,就是这个东西是归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所有的,比如我们自己购买的手机、衣服等,这些物品都有明确的主人。而非无主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一般就是无主物,是指没有所有权人或者所有权人不明的物品。像在野外发现的一些野生植物,如果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其属于特定主体所有,就可能被视为无主物。 对于有主物的归属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这意味着,如果捡到了有主物,比如别人丢失的钱包,拾得人不能将其据为己有,而有义务归还失主或者交给相关部门。若拾得人拒不返还,可能会构成不当得利,失主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其返还物品。 而对于无主物的归属,在我国,无主物的归属一般遵循先占原则和国家所有原则。先占原则是指在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最先占有无主物的人可以取得该物的所有权。不过,并非所有无主物都适用先占原则。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这就意味着,一些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即使看似无主,其所有权也是归国家的。 此外,对于埋藏物、隐藏物等,如果能够证明其有主,应当返还给所有权人;如果所有人不明,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这也是为了确保物品的合理归属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判断物品是有主物还是无主物,并正确处理其归属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我们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遇到的各类物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