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双方共同购买的期房要如何分割?


在离婚时涉及双方共同购买的期房分割问题,是许多夫妻会面临的法律事务。下面将从法律概念解释、法律依据以及具体分割方式等方面详细解答。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期房的概念。期房就是还没建成、还没交付使用的房子。在离婚时,期房由于还未取得完全产权,所以它的分割与已经取得产权的现房有所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共同购买的期房,通常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范畴。在离婚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在实际分割共同购买的期房时,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 第一种是双方协商一致的分割。如果夫妻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就期房的分割达成一致意见,比如一方获得房屋的购买权,同时给予另一方相应的经济补偿,那么按照协商的结果进行处理即可。这种方式能够避免繁琐的法律程序,节省时间和精力。 第二种情况是协商不成需要法院判决。当双方无法就期房分割达成一致时,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决。如果双方都想要房子,法院可能会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对房屋的需求程度等因素。例如,一方经济条件较好,能够一次性给予另一方合理的补偿,而另一方经济相对困难,那么法院可能会将房屋判给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并要求其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双方都不想要房子,那么可以将期房进行转让,所得款项由双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一般来说,如果双方在购买期房时出资比例明确,那么可能会按照出资比例分配转让款项;如果出资比例不明确,法院可能会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进行处理。 此外,如果在购买期房过程中涉及到银行贷款,离婚后贷款的偿还问题也需要明确。通常情况下,谁获得房屋的购买权,谁就需要继续承担后续的贷款偿还责任。同时,在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等手续时,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 总之,离婚后双方共同购买的期房分割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遵循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建议夫妻双方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