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赡养父母,父母该如何起诉?


当子女不赡养父母,父母想要起诉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准备相关材料: 1. 收集证据: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证据可以包括多方面,比如子女拒绝赡养的聊天记录,能直接体现子女表明不履行赡养态度的对话内容;证人证言,例如邻居可以证明子女长期从未照顾过老人等实际情况;还可以准备老人生活困难而子女有能力却不提供帮助的证明,像子女的收入情况与老人医疗费用、生活费用需求的对比材料等,以此证明子女有能力赡养却未履行义务。 2. 确定被告身份信息:要明确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确保起诉信息准确无误。 其次,向法院提起诉讼: 1. 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是被告住所地(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地方)的基层人民法院。选择正确的管辖法院,才能确保案件顺利受理。 2. 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写明原告(父母一方或双方)和被告(子女)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明确诉讼请求,例如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履行照顾义务等;详细阐述事实与理由,即子女不赡养的具体情况,如多久未看望老人、未支付赡养费用等。 3. 按照法院要求缴纳诉讼费用:这是诉讼程序的必要环节,费用缴纳标准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而定。 最后,参加诉讼: 1. 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时间。父母作为原告应按时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清晰陈述事实、有序提供证据,坚定要求法院判决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2. 等待法院判决: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公正判决。如果子女败诉,子女应按照判决履行赡养义务,否则父母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