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起诉赡养纠纷案件?
家里老人需要子女赡养,但部分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老人生活陷入困境。想知道具体起诉流程,比如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到哪个法院起诉,以及整个诉讼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展开


要起诉赡养纠纷案件,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确定管辖法院。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若案件中有几个被告且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或者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不明确的,可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其次,准备相关材料并向法院立案。需要起草完备的起诉状,内容应包括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明确诉讼请求,比如要求被告支付赡养费、承担照顾责任等,并阐述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同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例如能证明亲子关系的材料(如户口本、出生证明等)、被告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如证人证言、聊天记录、拒绝支付费用的记录等)。各地法院为方便当事人诉讼,提供了多种立案方式,如电话预约立案、网上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等。另外,赡养纠纷案件诉讼费用相对较低,为每件80元,且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申请缓交或免交。 然后,等待法院审查。法院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若符合立案标准,法院将会正式立案。立案后,法院会安排开庭日期,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当事人提出回避请求、提交证据并进行质证、当事人进行答辩等环节。例如,法庭调查阶段,当事人需要陈述案件事实、出示证据并接受对方质询;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可就案件争议焦点进行辩论。 最后,法院将根据当事人的陈述、提供的证据以及理由,依法作出相应的判决。判决通常采用当庭宣判或定期宣判两种方式,当庭宣判的应在10日内发出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则应立即发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