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如何执行,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该怎么办?


假释是一种在服刑期间对犯罪分子有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下面我们来分别看看假释如何执行以及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处理办法。 首先,假释的执行是有严格程序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第七十九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假释也是类似的程序,由执行机关,也就是监狱等部门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会组织合议庭进行审理,查看犯罪分子是否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等。如果经审理符合假释条件,法院就会裁定予以假释。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然后,关于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第七十一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简单来说,就是一旦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之前的假释会被撤销,把前罪还没执行完的刑罚和新罪判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重新确定要执行的刑罚。例如,犯罪分子前罪判了10年,已经执行了5年,被假释,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新罪判了3年,那么就会把前罪剩下的5年和新罪的3年,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则,可能会决定执行6年、7年等。所以,假释考验期内,犯罪分子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否则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