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个人间借款应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借贷合同不受保护?

我最近打算和朋友进行个人间的借款,但是不太清楚借款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借贷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要是不小心签了不受保护的合同,那我的权益就没法保障了,所以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展开 view-more
  • #个人借款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个人之间进行借款时,有诸多方面需要格外留意。首先是关于借款合同的订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虽然口头借款合同也是有效的,但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难以举证,最好签订书面借款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借款金额、用途、利率、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这样,一旦发生争议,书面合同就是重要的证据,能清晰界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借款利息的约定也很重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里所说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说,如果约定的利息过高,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超过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所以,在约定利息时,要确保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款项的交付方式也需要谨慎。对于较大金额的借款,建议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进行交付,并在转账备注中注明款项用途为“借款”。这样可以留下清晰的资金流向记录,作为借款事实的有力证据。如果是现金交付,一定要让借款人出具收条,明确收到借款的金额和时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哪些借贷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第一,借贷进行非法活动的合同不受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明确指出,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例如,明知借款人借钱是用于赌博、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还把钱借给他,这样的借贷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借款人不还钱,出借人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其偿还借款。 第二,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借贷合同也不受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果在签订借贷合同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受损害的一方可以请求撤销合同,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 第三,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合同不受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比如,有人从银行贷款后,又以更高的利息转借给他人,这种行为是不被法律允许的,相应的借贷合同也是无效的。 总之,个人间借款时要谨慎对待各个环节,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签订不受法律保护的借贷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