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个人签订的合伙协议没有公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和朋友签订了合伙协议,一起做生意。但我们没去公证,现在有点担心协议是否有效。不知道在法律上,没公证的合伙协议到底有没有效力呢?会不会以后有纠纷了不被承认?我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合伙协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个人签订的合伙协议没有公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合伙协议的定义。合伙协议是指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为明确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所订立的协议。简单来说,就是大家一起合作做事情,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写下来的一份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同时,该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这意味着,一份合伙协议只要是由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在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签订,并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它就是有效的,并不以公证作为生效的要件。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可以增强合伙协议的证明力,但并非是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即使没有经过公证,只要合伙协议满足上述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它在法律上同样具有约束力,合伙人都需要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例如,张三和李四签订了一份合伙协议,约定共同经营一家餐厅。两人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签订协议时是自愿的,并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那么,即使这份协议没有进行公证,它也是有效的。如果张三违反了协议中的约定,李四可以依据这份合伙协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个人签订的合伙协议没有公证依然可能具有法律效力,关键在于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