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对调查的恐怖活动嫌疑人有哪些约束措施?
我想了解下,如果公安机关在调查恐怖活动嫌疑人时,会采取什么样的约束措施呢?我对这方面法律不太懂,也不知道这些措施是依据什么来实施的,所以想咨询清楚。
展开


在我国,当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人时,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确实会采取一系列约束措施。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可以根据其危险程度,责令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遵守下列一项或者多项约束措施:一是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这就好比给嫌疑人划定了一个活动范围,他们不能随意走出这个范围,如果要离开,必须得到公安机关的批准。二是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大型群众性活动人员密集,恐怖活动嫌疑人参与其中可能会引发安全问题,所以限制他们参加这类活动是为了保障公众安全。特定活动则是指那些可能与恐怖活动相关或者容易被利用进行恐怖活动的活动。三是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人员众多,一旦发生恐怖活动后果不堪设想;特定场所也是基于安全考虑,可能是人员密集场所、重要设施所在地等。四是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这些特定人员可能与恐怖活动有牵连,限制嫌疑人与他们接触,可以防止信息传递和进一步的恐怖活动策划。五是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活动情况。这是为了让公安机关能够及时掌握嫌疑人的动态,确保其遵守约束措施。六是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公安机关保存。这样可以防止嫌疑人利用这些证件离开本地或者进行其他不利于调查的行为。 这些约束措施的实施,是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条件的。公安机关在决定采取约束措施时,会综合考虑嫌疑人的危险程度、案件调查的需要等因素。并且,约束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不需要继续采取约束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