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失踪立案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我家有个亲戚不见了,已经好几天联系不上了。家里人都特别着急,不知道这种情况能不能去报警立案。我想了解下,人口失踪在什么情况下警方会立案,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人口失踪是一件令人揪心的事情,了解其立案标准有助于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我国关于人口失踪立案标准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失踪报案并不会立即立案。根据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成年人失踪超过二十四小时,失踪者的直系亲属可以持本人身份证件和失踪者的关系证明文件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情况。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二十四小时内完全不管,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协助查找,比如联系失踪人员的亲友、查看可能的活动轨迹等。 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公安机关会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规定,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以及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公安机关应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此外,发现有犯罪事实存在,如有迹象表明失踪人员可能遭遇了侵害,如现场有打斗痕迹、血迹等情况,无论失踪时间长短,警方都会立案侦查。 对于一些疑似被侵害的失踪人员,即使没有达到规定的失踪时长,家属报案后,警方也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研判,如果认为有必要,也会立案调查。比如失踪人员平时生活规律,突然失联且有被胁迫、诱骗等可能的。 如果遇到人口失踪的情况,家属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尽可能详细准确地提供失踪人员的相关信息,包括体貌特征、近期活动情况、可能接触的人员等,以便警方能更高效地开展工作。同时,家属也可以发动身边的亲友一起寻找,扩大寻找范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