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商品房有哪些注意事项?


购买商品房是一件大事,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和注意事项,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在购房前要对开发商的资质进行审查。开发商需要具备“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查看这些证件可以确保开发商销售房屋的合法性,避免出现烂尾楼等情况给自己带来损失。 其次,在签订购房合同环节要格外谨慎。合同是保障购房者权益的重要依据。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房屋面积、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对于合同中的空白条款,如果没有内容,要划掉或注明“无”。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体现,一旦签订,双方都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果合同条款不明确,可能会在日后产生纠纷。例如,对于房屋面积的误差处理方式,合同中应该有明确规定,当实际交付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存在误差时,按照约定来处理。 再者,房屋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购房者在收房时,要对房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房屋的主体结构是否有裂缝、墙面是否平整、水电线路是否正常等。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在保修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开发商要负责维修。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这两份文件是对房屋质量和使用的保障。 另外,关于产权问题。购房者要确保所购房屋的产权清晰,没有抵押、查封等情况。可以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查询房屋的产权状况。《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了不动产登记的相关程序和要求,通过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可以了解房屋的真实产权情况。如果房屋存在产权纠纷,可能会影响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在购房过程中涉及的税费问题也需要了解。购房者需要缴纳契税、维修基金等税费。不同地区的税费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要按照当地的规定及时缴纳。否则,可能会影响房屋的产权登记等手续办理。总之,购买商品房要全面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