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合同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订立合同过程中有诸多注意事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合同主体是否适格。合同主体就是签订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比如,未成年人签订的一些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效力待定或无效。所以,在签订合同前,要对对方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包括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是否有相应的经营范围等。 其次,合同条款要完备。合同条款是合同的核心内容,它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一般应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例如,在买卖合同中,要明确产品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和地点等关键信息,避免日后因条款不明确而产生纠纷。 再者,要注意合同的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对于一些重要的合同,如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等,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合同可以将双方的约定明确记录下来,便于日后查阅和执行,也能在发生纠纷时作为有力的证据。 另外,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如果合同内容违法,那么该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例如,贩卖毒品的合同,因违反了刑法的规定,自始无效。 最后,对于合同中的一些重要条款,如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要仔细斟酌。违约责任的约定可以促使双方认真履行合同义务,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依据合同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责任。争议解决方式一般有协商、仲裁和诉讼三种,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总之,订立合同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谨慎对待。在签订合同前,最好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