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有哪些案例?


婚前协议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一般用于避免离婚纠纷或者一方意外死亡时产生的财产纠纷等情况。下面为你列举一些婚前协议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财产归属约定案例。小李和小张在结婚前签订了婚前协议,明确约定小李婚前购买的一套房产,虽然婚后可能会共同偿还贷款,但该房产的所有权仍归小李个人所有。婚后两人因感情不和决定离婚,小张以自己参与了房贷偿还为由,要求分割该房产。在这种情况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小李和小张的婚前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所以法院最终判定该房产归小李个人所有,小张只能就共同还贷部分及对应的增值部分获得补偿。 案例二:债务承担案例。小赵和小孙结婚前,小赵有一笔个人债务。他们在婚前协议中约定,小赵的这笔债务由小赵个人承担,与小孙无关。婚后债权人找到小孙要求偿还债务。根据上述民法典的规定,因为有婚前协议的明确约定,且债权人知晓该约定,所以小孙无需对小赵的婚前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案例三:忠诚协议案例。小王和小周在婚前协议中约定,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轨,出轨方需给予无过错方一定数额的赔偿。后来小王出轨,小周依据婚前协议要求小王赔偿。虽然目前对于忠诚协议的效力在法律界存在一定争议,但在很多司法实践中,如果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法院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无过错方的诉求。不过具体的赔偿数额等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定。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婚前协议在明确财产归属、债务承担、保障婚姻忠诚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签订婚前协议时,一定要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这样才能在出现纠纷时真正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