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我之前和人发生了点小冲突,当时有点动手,但没造成严重后果。现在过去挺长时间了,我担心对方要是再去报警追究我责任怎么办。我想了解下,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时效是怎么规定的,过了多久就不会再被处罚了呢?
展开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时效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这里的时效,通俗来讲,就是如果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被发现,之后就不再对行为人进行处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这里的“被公安机关发现”,既包括公安机关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发现了该违法行为,也包括接到了他人的报案、控告、举报等知道了该违法行为。 这个六个月的起算时间,是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人长期在一个地方进行非法摆摊的行为,这就属于有继续状态,那么时效的起算就从他最后一次摆摊结束的那天开始算。 设立这个时效规定,主要是为了督促公安机关及时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考虑到如果时间过长再去追究责任,可能证据收集困难,不利于准确认定事实。而且时间过久还会影响社会关系的稳定。所以,如果你的行为已经过去超过六个月,并且在这六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该行为,那么按照法律规定,你就不会再因为这个行为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