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调整事项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
预算调整事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必须性原则。这意味着只有当出现了一些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情况,导致原预算无法正常执行时,才可以进行预算调整。例如,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等,这些情况会对经济和财政产生重大影响,使得原有的预算安排不再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在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以及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这些情况下,才允许进行预算调整,体现了预算调整的必须性。
其次是合理性原则。预算调整应当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且调整的幅度要合理。调整方案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确保调整后的预算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不能随意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避免对财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如果因为某个项目的特殊情况需要增加预算,那么就要详细说明增加的原因和金额的合理性。
再者是合规性原则。预算调整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 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应当说明预算调整的理由、项目和数额。在进行预算调整时,要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一般要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最后是公开透明原则。预算调整的过程和结果都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这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公开预算调整的信息,让社会各界了解调整的原因、内容和影响,促进政府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管理。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云南文山哪家律师事务所比较好?
帮信罪警察会打电话给家人吗
拆迁公用面积如何补偿?
法的效力有哪些决定性和制约性因素?
焊接代加工费的税率是多少?
公司打钱为什么需要身份证照片?
婆家不同意迁户口该怎么办?
公立医院属于法人企业吗?
一般诈骗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危险驾驶罪能取保候审吗,会判几年?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有哪些?
孕妇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是否能缓刑?
海洋公约的作用和缺陷分别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内容是什么?
裁定中止执行有哪些情形?
尚未建立工会的情况下可以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吗?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2024年承租人亡故后房屋过户需要什么条件?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