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证据的辨认和核实的原则是什么?
在行政诉讼中,证据的辨认和核实是确保案件公正审理的重要环节。证据辨认,简单来说,就是判断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看这个证据是不是真的、和案件有没有关系以及获取证据的方式是否合法。证据核实则是进一步确认证据的可靠性,让证据能够真实反映案件的实际情况。
行政诉讼证据辨认和核实需要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首先是合法性原则。这要求证据的取得方式、形式等都要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这就意味着,证据的获取和使用必须经过合法的程序,例如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像暴力逼供得到的证人证言等,是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的。
其次是关联性原则。该原则强调证据要与案件的待证事实相关联。也就是说,证据必须对证明案件中的某个事实有帮助。比如在一个行政处罚案件中,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直接相关的。如果提供的证据和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没有关系,那这个证据就不能被采纳。关联性原则有助于排除那些与案件无关的信息,使诉讼更加聚焦于关键事实。
再者是真实性原则。证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不能是伪造或篡改的。法庭会从多个方面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包括证据的来源、形成过程等。例如,对于书证 ,要审查其是否为原件,复印件是否与原件相符;对于证人证言,要考虑证人的可信度、是否存在利害关系等。只有真实可靠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最后是全面、客观审查原则。法庭在辨认和核实证据时,要全面地审查所有的证据,不能只关注部分证据而忽略其他。要客观地分析证据,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这就要求法官要综合考虑各种证据之间的关系,对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总之,行政诉讼证据的辨认和核实原则是保障诉讼公正、准确认定事实的重要基础。当事人和法官都应当严格遵循这些原则,确保行政诉讼的顺利进行和案件的公正处理。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父母是否有权不将农村房屋产权给予子女?
农村承包地到期被征收该如何获得补偿?
偷快递赔付了还会被拘留吗
聘金属于女方个人财产吗
竞业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判刑对初中学历有影响吗?
到了五十周岁公司不给买社保合法吗
公安局是否有组织机构代码证?
异地透析医保如何报销?
丈夫过世 ,婚前房产由谁继承?
怎样才算违法解除劳动关系?
公积金一般存于哪个银行?
夫妻投靠落户对事业编有什么影响吗?
销售毛利是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
同程如何作废发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人力资源公司有哪些职能?
上海市房地产代理合同样本是怎样的?
法院罚金在执行期结束后还需要交吗?
侵权纠纷是否以土地确权为前置条件?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