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原则有哪些?


工业废水处理原则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规定中有着明确要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减量化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从源头上减少废水的产生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尽量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例如,一些工厂通过改进生产流程,对生产过程中的水循环使用,降低了新鲜水的取用量,从而减少了废水的产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回收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 其次是无害化原则。这要求对产生的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无害化排放的标准。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企业需要根据废水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等,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再者是资源化原则。许多工业废水中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将这些资源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例如,从废水中回收重金属、有机物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鼓励企业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最后是集中处理原则。对于一些小型企业,由于自身处理废水的能力有限,可以将废水集中收集,输送到专业的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处理成本。《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也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作出了相关规定,要求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的要求,确定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标准,明确雨水的排水分区和排水出路,合理控制雨水径流。总之,企业在处理工业废水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遵循这些处理原则,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