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审理的原则性原则是指什么?

我在处理一个民事纠纷案件,想知道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遵循的原则性原则到底是什么。这些原则对案件的走向和结果肯定有影响,我很想搞清楚,这样心里也有个底,能更好应对后续的流程,不知道具体都包含哪些方面呢?
展开 view-more
  • #审理原则
  • #独立审判
  • #诉讼平等
  • #公开审判
  • #两审终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审理的原则性原则是贯穿于整个司法审理过程,指导审判活动的基本准则,对于保障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审理原则。 首先是依法独立审判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该原则确保了司法权的独立性,让法官能够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公正裁判,避免外部因素干扰司法公正。 其次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根据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客观地查明案件真实情况,不能主观臆断。以法律为准绳则要求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案件作出处理,不能徇私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都对这一原则作出了规定。 再者是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法院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一原则确保了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能够公平竞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还有公开审判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包括审理过程公开和判决结果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也都对公开审判原则作出了具体规定。公开审判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司法透明度,促进司法公正。 最后是两审终审原则。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这一原则既保障了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又避免了诉讼的无限拖延,提高了司法效率。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