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里的避供手段有哪些?
我有个亲戚在监狱服刑,听说里面有些人会用一些手段来躲避供述问题。我很好奇在监狱这种环境下,犯人可能会采取哪些避供手段,这些手段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和处理的,希望懂法律的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避供”的概念。避供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者罪犯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减轻罪责或者隐瞒某些关键信息,而故意不供认、虚假供认或者不完全供认自己的犯罪事实等行为。 在监狱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避供手段有多种。一种常见的手段是沉默不语。犯人认为保持沉默,司法人员就无法从其口中获取有罪证据。然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这意味着,在合理范围内犯人有拒绝回答无关问题的权利,但对于与案件相关的问题,则需要如实供述。 还有犯人会采用虚假陈述的方式。他们编造一些虚假的情况来混淆视听,干扰司法人员的调查。不过,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人虚假陈述也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另外,犯人之间还可能串供。他们相互约定口径,统一说辞,以此来对抗司法调查。这种行为同样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一旦被发现,会被依法处理,并且可能会加重其刑罚。 此外,有些犯人可能会装病、装疯等方式来逃避供述。但司法机关有相应的鉴定程序和手段来甄别这种情况。如果经过专业鉴定发现是假装的,也会依法追究其责任。总之,任何避供手段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如实供述才是正确的选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