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法 中债权人利益保护与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存在哪些问题?
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和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都是重要的方面,它们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合法权益,也受到相关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首先来看债权人利益保护。债权人是对破产企业享有债权的个人或组织,在企业破产时,他们希望自己的债权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清偿。我国《企业破产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有一系列规定。比如,在破产申请受理后,管理人应当及时通知已知债权人,并进行公告,保障债权人的知情权。同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债权人会议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参与破产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方案的讨论与表决。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债权人会议行使核查债权、申请人民法院更换管理人、审查管理人的费用和报酬等职权。在破产财产分配方面,按照规定的清偿顺序进行,债权人的债权能够在相应的顺位得到清偿。
而对于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同样受到法律的重视。职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破产时,他们面临着失去工作等困境。《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明确规定了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其中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等,是优先于普通债权进行清偿的。这体现了法律对职工权益的保护。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职工再就业,如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
然而,在实 际操作中,债权人利益保护与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可能会存在一些冲突。例如,破产财产的有限性可能导致两者在分配上存在矛盾。如果职工安置费用过高,可能会影响债权人的受偿比例;反之,如果过于强调债权人利益,可能会对职工的权益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破产程序中进行合理的平衡和协调。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进行破产财产分配,保障职工的基本权益;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尊重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债权人能够通过合法途径主张自己的债权。同时,政府和社会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提供就业扶持、社会救助等方式,减轻破产企业职工的生活压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总之,在破产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兼顾债权人利益保护和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家暴致死算什么罪?
离婚协议书复婚后是否有效?
故意伤害致使二度烫伤会怎么判?
原材料明细账需要写本月合计吗?
逃逸与肇事逃逸有什么区别?
代客户委托代收的货款算收入吗?这种行为合法吗?
买药如何走医保报销?
根据国家安全法,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这种情况该如何判断?
身份证出生日期差错证明该怎么写?
什么是抚养费,抚养费又包括了什么?
法院可以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有相关法律规定吗?
酒驾与醉驾的标准是多少毫升?
网红造谣事实是否违法?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四种体现方式是什么?
深圳环境污染责任险有什么作用?
在敦促投案通告期间检举犯罪是否可以减轻处罚?
离婚时还在按揭期的按揭房该如何分割?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赔偿?
不构成医疗事故,是否就不用承担民事责任?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