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间借贷存在哪些问题?

我最近打算参与民间借贷,但是不太清楚这里面可能会有什么问题。我想知道在民间借贷过程中,从签订合同到后续还款等各个环节,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又会对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民间借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虽然灵活便捷,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利率问题。在民间借贷里,利息的约定十分关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约定的利率过高,超过法定上限部分的利息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比如,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3%,那么四倍就是12%,若约定利率为15%,超过12%的部分借款人可以不支付,即便出借人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不会支持。 其次是借贷合同问题。民间借贷合同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借款金额、用途、利息、还款时间等关键内容。然而,很多民间借贷往往是基于熟人关系,合同签订不规范,甚至只有口头约定。一旦发生纠纷,没有书面合同作为证据,出借人的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但口头合同在证据固定上存在困难,所以建议尽量签订书面合同。 再者是担保问题。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出借人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但在实际操作中,担保可能存在瑕疵。比如,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能力,或者抵押物存在权利瑕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担保合同无效,出借人就无法通过担保物实现债权。 然后是诉讼时效问题。民间借贷也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出借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未主张权利,一旦超过诉讼时效,借款人就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出借人的胜诉权将受到影响。 最后是资金来源问题。如果出借人的资金是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这意味着出借人不仅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息收益,本金的收回也可能面临风险。总之,参与民间借贷需要谨慎,充分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