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程序有哪些?


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指的是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又或者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 首先是尽职调查阶段。在这个阶段,外资投资者会对境内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法律合规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这就好比买房子要先了解房子的各种情况一样,外资投资者要清楚自己并购的企业到底是什么状况。根据相关规定,投资者应该对目标企业的各类合同、产权证书等进行详细审查,以发现潜在的风险。 接着是谈判签约阶段。双方就并购的价格、支付方式、股权比例等核心条款进行谈判。一旦达成一致,就会签订并购协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中国法律的规定。例如,《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明确了并购协议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包括并购方式、价款支付期限等。 然后是审批阶段。并购协议签订后,需要报相关部门审批。一般来说,涉及到商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商务部门主要审查并购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外资准入等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则负责办理企业的变更登记等手续。只有通过审批,并购行为才具有合法性。 之后是登记阶段。审批通过后,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企业的变更登记,换发营业执照。同时,还需要到税务、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这些登记手续完成后,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程序才算基本完成。 最后是整合阶段。并购完成后,外资企业要对境内企业进行业务、人员、文化等方面的整合,以实现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一阶段虽然不属于法定程序,但对于并购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总之,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法律规定。在整个过程中,各方都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并购的合法性和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