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是怎样的?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涉及多个步骤和科目,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要理解“免、抵、退”税的概念。“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相关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多个专栏,如“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等。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在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按照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收入。这里确认收入就是记录企业因出口货物而获得的经济利益流入。 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是因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和退税率可能存在差异,这部分差额不能用来抵扣或退税,所以要从进项税额中转出,计入成本。 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就是企业可以从税务机关拿到的退税款。 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税额”是指出口应退税额抵顶内销应纳税额的部分。 当企业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这些账务处理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及相关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等规定,企业必须按照这些法规要求准确进行账务处理,以确保出口退税业务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