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伪劣商品生产金额达到多少会怎样?
我在一家小工厂上班,最近感觉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好像不太好,有点像伪劣商品。我想知道,生产伪劣商品的话,生产金额达到多少会触犯法律呢?我很担心工厂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麻烦,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标准。
展开


生产伪劣商品涉及到刑事犯罪问题,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生产金额达到多少会构成犯罪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里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的是“销售金额”,而不是“生产金额”。不过,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如果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金额三倍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也就是说,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就可能被认定为犯罪未遂。 另外,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按照《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估价机构进行确定。 总之,生产伪劣商品不管是从商业道德还是法律层面都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发现身边有生产伪劣商品的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