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模式有哪些?

我正在参与一个工程项目,对项目的承发包模式不太清楚。我想知道在实际操作中,常见的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都有哪些,每种模式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情况,希望能有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工程承发包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模式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交易方式和组织形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 首先是平行承发包模式。这种模式下,业主将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材料和设备采购等工作任务,分别发包给多个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并分别与各承包单位签订合同。各承包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例如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业主可能会分别与不同的建筑设计公司、结构设计公司签订设计合同,与多个施工单位分别签订不同标段的施工合同。其优点是有利于缩短工期,业主可以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分别选择最优秀的承包商。但缺点是合同数量多,管理难度大,业主的协调工作量也较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在这种模式下,各承包单位都需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其次是施工总承包模式。业主将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施工总承包单位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施工任务。比如一个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业主把整个小区的施工任务发包给一家有实力的建筑公司。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优点是业主只与一个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合同,合同管理相对简单。但由于施工总承包单位往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所以其报价可能会较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质量负总责。 再者是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比如一个化工项目,工程总承包企业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始,一直到采购设备、施工建设,最后完成项目的试运行交付给业主。这种模式能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的深度融合,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还有CM模式,即快速路径法施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由业主委托CM单位,以一个承包商的身份,采取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即Fast - Track的生产组织方式来进行施工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CM单位负责协调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使项目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最后是BOT模式,即建设 - 经营 - 转让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是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BOT模式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速公路、污水处理厂等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 总之,不同的承、发包模式各有优缺点,业主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规模、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承发包模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