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和赡养有哪些规定?


抚养和赡养是法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涉及到长辈对晚辈以及晚辈对长辈的责任和义务。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们的相关规定。 抚养通常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提供物质上的养育和生活上的照料,并保障他们接受教育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六十七条也指出,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这里的“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主要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到子女年满十八周岁为止。 赡养则是指成年子女对父母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比如,父母在子女未成年时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子女成年后是否还需要履行赡养义务呢?一般来说,除非有特殊情况,如父母存在严重伤害子女等情形,否则子女不能因为父母之前的抚养问题而拒绝赡养。这是因为抚养和赡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律关系,各自有其法律依据和要求。 总之,抚养和赡养是法律赋予家庭成员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大家都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