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酒驾是官员的失言还是无心之过?
最近了解到有公职人员酒驾的情况,我挺疑惑的,想知道这到底算是他们一时失言导致犯错,还是真的只是无心之失。毕竟公职人员代表着一定形象,他们出现这种情况让人挺意外的,想具体了解下在法律层面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看待和判定的 。
展开


首先要明确,无论是失言还是无心之过,都不能成为公职人员酒驾的借口。 酒驾,简单来说,就是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的行为,这是严重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而公职人员,他们因为身份特殊,承担着为公众服务、维护社会秩序等职责,更应该以身作则遵守法律。 从法律规定来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对酒驾不同情形的处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是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更重,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后也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要是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对于公职人员而言,他们除了要接受交通法规的处罚外,还会面临党纪政纪处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规定,如果达到法律规定的刑事处罚标准,比如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 ,党员要开除党籍,公职人员会被开除公职。 所以,不能简单将公职酒驾归结为失言或者无心之过。酒驾行为本身就反映出行为人对法律缺乏敬畏,没有尽到遵守法律的基本义务。即使真的存在所谓“失言”或者“无心”,也不能改变其行为的违法性以及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和纪律责任。公职人员更应时刻保持清醒,严格自律,杜绝此类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