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古代犯故意杀人会怎么判?

我对古代法律挺感兴趣的,尤其是古代对于故意杀人罪的判罚。想知道在古代,一个人要是犯了故意杀人罪,会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量刑,和现代法律的判罚有什么不同呢?希望懂的人给讲讲。
展开 view-more
  • #古代刑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古代,不同朝代对于故意杀人罪的判罚有不同的规定。下面我们来了解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朝代。 唐朝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法律体系相对完备,《唐律疏议》是当时的重要法典。在唐朝,故意杀人分为故杀和谋杀。故杀指的是事先没有预谋,临时起意杀人;谋杀则是有预谋地杀人。对于故杀,根据《唐律疏议·斗讼律》规定,一般会处以斩刑。而谋杀罪,若是造意者,也就是主谋,会被处以绞刑;从犯则会根据情节轻重相应减轻刑罚。此外,如果杀人手段特别残忍,或者杀害的是尊长等特殊身份的人,处罚会更加严厉。 宋朝基本沿用唐律,但在实际执行中会有所变化。宋朝的法律在量刑上相对灵活一些,会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如果犯罪者有自首情节,或者被害人有过错等,量刑可能会适当减轻。不过总体来说,故意杀人仍然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处罚也较为严厉。 明朝的法律以《大明律》为核心。明朝对于故意杀人的判罚和唐宋有所不同。在明朝,故杀一般也是处以斩刑,但对于谋杀,处罚更加严厉。如果是谋杀致人死亡,主谋会被凌迟处死,从犯则会被斩首。明朝法律还强调对于一些恶性杀人案件要从重处罚,以维护社会秩序。 清朝在法律上继承了明朝的很多规定,《大清律例》是清朝的主要法典。清朝对于故意杀人的判罚和明朝类似,但在司法实践中,会更加注重案件的具体情节和证据。比如,会考虑犯罪者的动机、手段、被害人的身份等因素。同时,清朝还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古代对于故意杀人罪的判罚都比较严厉,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不同朝代的法律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进行调整。和现代法律相比,古代法律更加注重身份等级和伦理道德,而现代法律则更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人权保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