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贷并让亲生儿女假结婚会受到怎样的判罚?


骗贷并让亲生儿女假结婚这种行为涉及到多个法律问题,下面为您详细分析可能面临的判罚。 首先,骗贷行为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在骗贷案件中,司法机关会根据骗贷的金额、手段、造成的损失等因素综合判断量刑。 其次,让亲生儿女假结婚这一行为本身并不直接构成犯罪,但可能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婚姻的相关规定。婚姻应该是基于双方真实的意愿,而假结婚违背了这一原则。不过在法律实践中,单纯的假结婚行为通常不会受到刑事处罚,但可能会在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民事纠纷中影响相关权益的判定。 此外,如果在骗贷和假结婚过程中,还使用了伪造证件、印章等手段,可能会触犯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等其他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骗贷并让亲生儿女假结婚是严重违法的行为,会面临刑事和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一旦被发现,不仅会面临刑事处罚,还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建议及时停止违法犯罪行为,并主动向相关部门坦白,争取从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