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武警进行诈骗会怎么判刑?
我朋友冒充武警去骗别人钱,我知道这肯定违法,但不知道具体会怎么判。想了解下法律对于这种冒充武警诈骗的行为是如何量刑的,依据什么来判,判罚的程度大概是怎样的,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冒充武警进行诈骗的行为,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一是招摇撞骗罪,二是诈骗罪。下面为您详细解释这两个罪名以及相应的判罚情况。 首先是招摇撞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含了武警人员,因为武警部队属于国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履行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招摇撞骗罪强调的是通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骗取非法利益,比如骗取荣誉、职位、感情等非财产性利益,当然也包括骗取少量财物。 其次是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罪主要侧重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当出现冒充武警诈骗的情况时,如果犯罪行为既符合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又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这就会涉及到法条竞合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骗取财物数额较大,通常会以处罚较重的诈骗罪来定罪量刑;如果骗取的财物数额较小,但造成了其他严重后果,如损害了武警部队的声誉、破坏了社会秩序等,则可能以招摇撞骗罪来定罪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手段、骗取财物的数额、造成的后果等各种因素,依据法律规定做出公正的判决。所以,具体的判罚结果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