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房屋居间合同有哪些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在购买房屋的过程中,居间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合同类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购买房屋居间合同的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房屋居间合同。房屋居间合同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房屋买卖中,居间人一般是房地产中介机构,他们为购房者和卖房者提供信息和媒介服务,促成双方达成房屋买卖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规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这为房屋居间合同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对于居间人的义务,根据法律规定,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如果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比如,中介故意隐瞒房屋存在的质量问题,导致购房者遭受损失,那么中介不仅不能收取报酬,还需要对购房者的损失进行赔偿。 而委托人的主要义务就是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报酬。当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如果对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 在签订房屋居间合同的时候,有以下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要明确居间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合同中应当详细约定中介的服务范围,比如是否包括房源信息的提供、陪同看房、协助办理贷款手续、协助办理过户等。明确服务内容可以避免日后因服务范围不清晰而产生纠纷。 第二,注意报酬的支付方式和时间。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报酬的金额、支付方式(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支付)以及支付时间(是在签订购房合同后支付,还是在房屋过户后支付等)。 第三,关注违约责任条款。合同中应当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比如居间人未按照约定提供服务,或者委托人未按照约定支付报酬等情况下应承担的责任。这样可以在一方违约时,保障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第四,审查中介机构的资质。选择有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可以降低交易风险。可以通过查看中介机构的营业执照、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等方式来确认其资质。 总之,购买房屋居间合同涉及到诸多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前,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