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设置审判监督程序的目的及其功能是什么?

我涉及了一起民事案件,一审二审都败诉了。朋友说可以申请审判监督程序。我不太明白我国为啥要设置这个程序,它到底有啥目的和功能呢?能不能帮我挽回我的案子啊?想了解这方面的详细内容。
展开 view-more
  • #审判监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我国设置审判监督程序的目的和功能。 审判监督程序的目的主要在于确保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核心价值追求,它要求法院的裁判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客观事实。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证据的误判、法律适用的错误、审判人员的不当行为等,可能会导致生效裁判出现错误。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置,就是为了纠正这些错误裁判,使案件得到正确处理,从而维护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审判监督程序还具有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当事人通过司法程序寻求公正的裁决,当他们认为生效裁判存在错误,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审判监督程序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救济途径。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请再审等方式,要求法院重新审查案件,以纠正错误裁判,恢复自己的合法权益。 审判监督程序的功能之一是纠错功能。当生效裁判存在事实认定错误或法律适用错误时,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启动再审,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纠正原裁判中的错误。例如,在一些案件中,可能由于新的证据出现,足以推翻原裁判,此时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能够使案件得到正确的处理。 其还有监督功能。审判监督程序是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种监督机制。上级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并纠正下级法院的错误裁判,确保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同时,人民检察院也可以通过抗诉等方式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 审判监督程序也具备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正确的裁判能够得到当事人和社会的认可,增强司法公信力。如果存在错误裁判而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引发当事人的不满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错误裁判,可以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对审判监督程序作出了相应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这些法律规定为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和运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