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行政执法管理是怎样的?
我在轨道交通行业工作,对轨道交通行政执法管理不太清楚。想知道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执法管理有哪些具体方式和规定,执法主体是谁,管理的范围包括哪些,以及违规后会面临怎样的处罚。希望了解相关的法律依据和详细内容。
展开


轨道交通行政执法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相关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对轨道交通领域的各类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过程。这是为了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有序运行,维护乘客和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从执法主体来看,通常是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的行政执法工作。比如在一些城市,就是交通运输局下属的相关部门来承担这一职责。 管理范围涵盖多个方面。在设施保护方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设施外侧一定范围内堆放物品、停放车辆等危害运营安全的行为。在运营秩序管理上,对乘客的行为也有规范,像不得在车站或者列车内吸烟、点燃明火,不得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逆行等。 对于违规行为,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如果违反相关运营安全管理规定,运营主管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而对于乘客违反乘车规范的,运营单位可以对其进行劝阻和制止;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轨道交通行政执法管理涉及众多法律规定和管理措施,无论是运营单位还是乘客,都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轨道交通的良好秩序和安全运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