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采购登记制度是怎样的?


原料采购登记制度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要求企业或经营者在采购原料时,对采购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原料采购的相关登记制度作出了规定。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这一制度尤为重要。该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除了食品行业,其他行业也可能存在类似的原料采购登记要求。例如在药品生产领域,《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企业对物料采购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记录,确保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在化妆品生产中,也有相关规定督促企业做好原料采购登记,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原料采购登记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采购原料的基本信息,如名称、规格、型号等;供应商的信息,如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采购的数量、价格、日期等交易信息。通过这些详细的登记,可以实现原料的溯源,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快速找到问题原料的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 企业遵守原料采购登记制度,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保障自身生产经营安全和信誉的重要手段。如果企业不遵守该制度,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等,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