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失去解除权的原因有哪些?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现在想解除合同,可听说可能会失去解除权。我不太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会失去解除权,比如是不是我拖久了没行使就不行了,还是有其他原因呢?想了解一下失去解除权的具体原因。
展开 view-more
  • #解除权消灭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解除权是合同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当事人会失去解除权。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失去解除权的常见原因。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这就好比商家和消费者约定,消费者在商品交付后的10天内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如果10天过去了,消费者没有提出解除合同,那么之后就不能再以这个约定来解除合同了。这是因为设置行使期限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稳定交易秩序。 其次,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例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房东发现租客未经允许擅自转租,这属于解除合同的事由。如果房东知道这个情况后,一年内都没有提出解除合同,那么之后房东就可能失去解除权。另外,如果租客发现房东的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影响居住,租客告知房东后,房东催告租客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解除合同,租客在这一个月内没有行使解除权,也会导致解除权消灭。 再者,如果当事人一方违约,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守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接受了违约方的履行,可能会被视为放弃了解除权。比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交付的货物存在一定瑕疵,但买方接受了货物并使用,之后就不能再以货物瑕疵为由解除合同。 最后,如果当事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解除权,那么也会失去解除权。例如,合同一方在知道解除事由后,仍然继续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向对方支付款项等,这就可能被认定为以行为放弃了解除权。 总之,当事人在拥有解除权时,应当及时关注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行使期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行使权利,避免因自身原因导致解除权丧失。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