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引发的原因有哪些?


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因对治疗方案与治疗结果有不同的认知而导致的纠纷等。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很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医疗过错。这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医疗过错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比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误,像手术部位错误、遗留器械在患者体内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是医疗意外。医疗意外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了不良后果,而这些不良后果是医务人员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例如某些患者对一些常规的药物有罕见的过敏反应,即使医生在用药前按照规范进行了过敏测试,但仍无法避免过敏情况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能需要对患者进行人道主义的救助等。 再者是服务态度问题。如果医护人员对患者态度冷漠、言语不当,不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可能会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进而引发纠纷。虽然在法律上单纯的服务态度问题可能不会直接导致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服务态度不佳违反了职业道德要求,医疗机构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整改。 最后是患者及其家属的原因。有些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当治疗结果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时,就容易引发纠纷。此外,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对医疗知识了解不足,不理解治疗过程和风险,也可能导致纠纷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