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后如何对离婚协议进行财产约定?


在复婚后对离婚协议进行财产约定是一个常见的法律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夫妻财产约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对婚前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事项作出约定。而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的协议。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关于复婚后如何对离婚协议进行财产约定,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重新签订一份新的财产约定协议。在这份协议中,双方可以明确约定复婚后哪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份新协议可以取代之前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部分内容。例如,双方可以约定复婚后各自的工资收入仍归各自所有,而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另一种方式是对原来的离婚协议进行补充或者修改。如果双方认为原来的离婚协议中部分财产约定仍然适用,只是需要对某些条款进行调整,那么可以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对原协议进行修改和完善。比如,原来离婚协议中约定某套房产归一方所有,复婚后双方协商决定该房产变为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可以在补充协议中明确这一变更。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财产约定协议都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且由双方签字确认。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时,因没有书面证据而导致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为了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也可以对协议进行公证。公证机构会对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在发生纠纷时,经过公证的协议具有更高的证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