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服刑期间是否有权利享受征地补偿款?
我家里最近在进行征地,会有补偿款发放。但我家有个亲戚正在服刑,家里人对于他能不能享受这笔征地补偿款有不同意见。我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来看,犯人在服刑期间到底有没有权利享受征地补偿款呢?
展开


在探讨犯人服刑期间是否有权利享受征地补偿款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相关法律规定和权利的本质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征地补偿款的概念。征地补偿款是国家在征收土地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被征地单位的补偿各项费用。一般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这是基于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而产生的经济补偿,目的是为了弥补被征地者因土地被征收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这意味着,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就依法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并不会因为其犯罪服刑而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明确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这是一个基本的法律原则,它保障了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民事权利。 犯人虽然因为犯罪行为而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在服刑期间接受刑罚处罚,但他们的民事权利能力并没有被剥夺。如果犯人在服刑前是该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权人或者合法的土地使用权人,那么他依然有权获得相应的征地补偿款。例如,犯人在入狱前拥有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那么在该土地被征收时,他就应该享有基于该承包经营权所产生的征地补偿权益。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犯人在服刑期间无法亲自处理征地补偿款的相关事宜。这时,可以通过合法的委托代理等方式,由其亲属或者其他代理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但这并不影响犯人本身对征地补偿款享有的权利。 综上所述,犯人在服刑期间,只要其符合获得征地补偿款的条件,即基于土地的所有权或者合法使用权等权益,就有权利享受征地补偿款。这是基于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民事权利能力,不会因为其服刑而被剥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