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约定试用期会有什么风险?

我准备和新员工约定试用期,但是不太清楚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想了解下,从法律层面来看,企业和员工约定试用期可能会面临哪些潜在的风险呢?这些风险会对双方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展开 view-more
  • #试用期风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劳动关系中,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个阶段。然而,约定试用期并非毫无风险,下面从企业和劳动者两个角度为您详细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存在以下风险: 首先是试用期工资低于法定标准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企业支付的试用期工资低于这个标准,就可能面临被劳动者要求补足工资差额以及支付赔偿金的风险。 其次是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风险。企业不能随意在试用期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若企业没有正当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就构成违法解除,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企业支付赔偿金。 再者是试用期期限约定过长的风险。《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如果企业违反上述规定约定试用期,就需要按照超过的期限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于劳动者来说,也有相应风险: 一方面是企业滥用试用期的风险。有些企业可能会以试用期为由,频繁更换劳动者,或者压低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能在试用期结束后,无端被企业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 另一方面是对自身权益认识不足的风险。部分劳动者可能不了解试用期的相关法律规定,在遇到企业侵犯自己权益的情况时,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不清楚试用期工资的法定标准,可能就会接受企业不合理的工资待遇。 总之,无论是企业还是劳动者,在约定试用期时都应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纠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