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证据采信规则是什么?

我在一场民事纠纷里提交了一些证据,可对方不认可,我也不太清楚法院到底会依据什么来决定是否采纳这些证据。我想知道证据采信规则到底是怎样的,什么样的证据更容易被法院采信,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给我讲讲。
展开 view-more
  • #证据采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证据采信规则是指在司法过程中,法官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证据的资格和证明力进行审查判断,从而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以及该证据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首先,我们来谈谈证据的资格,也就是证据的合法性。合法性包括收集证据的主体合法、收集证据的程序合法以及证据的形式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例如,通过非法拘禁他人获取的证据,由于收集程序不合法,法院是不会采信的。 其次,证据还需要具备关联性。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能够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在或者不存在。简单来说,就是你提供的证据要和你想要证明的事情有关系。比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你要证明对方违约,你提供的证据就应该是与合同履行情况相关的,像交货时间、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证据。如果提供的证据与合同履行无关,那法院就不会将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最后,证据的真实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真实性要求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伪造或者虚构的。法院在审查证据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判断证据的真实性,比如审查证据的来源、形成过程、是否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等。如果证据存在明显的瑕疵或者矛盾,其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法院可能就不会采信该证据。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法官会综合考虑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来决定是否采信证据。对于多个证据,法官还会根据证据的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物证、档案、鉴定意见、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总之,了解证据采信规则对于当事人在诉讼中正确收集、提供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